纪念冼星海诞辰 95 周年音乐会 - 黄河大合唱

2000年10月15日 20:00     大三巴牌坊     免费入场

节目表  
一、合唱《在太行山上》(1938) 词:桂涛声
二、管弦乐组曲《後方》(1941)  
三、男声合唱《游击军》(1938) 词:先珂
四、女声合唱《做棉衣》(1937) 词:桂涛声
五、男女声对唱《二月里来》(1939)
演唱:李初建 高蕾
词:塞克
六、合唱《青年进行曲》(1936) 词:田汉
七、管弦乐组曲《满江红》(1943)  

《黄河大合唱》          词:光未然



一、黄河船夫曲(合唱)

二、黄河颂(独唱)
演唱:杨洪基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男声朗诵)
朗诵:康庄
琵琶独奏:史晓蕾

四、黄水谣(合唱)

五、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
演唱:李兵 包京辉
三弦伴奏:张丽

六、黄河怨(女声独唱)
演唱:王秀芬

七、保卫黄河(合唱)

八、怒吼吧!黄河(合唱)

中国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
中国中央歌剧院合唱团
上海歌剧院合唱团
指挥:严良?

鸣谢
多媒体制作有限公司
星光灯光音响工程公司

黄河大合唱

在1939年3月举行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冼星海聆听了诗人光未然亲自朗诵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以後,作曲家长期蕴藏在心中的生活感受,被诗句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所触发,乐思如奔腾的黄河,一泻千里,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大合唱总谱的写作。经过紧张的排练,於同年5月间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庆祝晚会上正式演出。为了这次隆重的演出,伴奏乐队集中了延安所能找得到的所有的乐器 —— 提琴、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军号、大鼓,以及一把由汽油筒临时改装而成的“低音大胡”等。合唱队员则由鲁艺音乐系全体师生担任,由冼星海亲自指挥排练并演出。

当指挥身穿灰色短裤与上衣,脚登草鞋,挥动有力的双臂,指向合唱队时,一声震天动地的呼声:「划哟!冲上前!」数十人的歌喉,汇合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声浪,全场听众的心沸腾了。这是发自民族灵魂深处的呼声,是唤醒民众起来抗日救亡的号角,是中国乐坛上前所未有的一首英雄的史诗。当演出结束以後,听众久久不肯散去,冼星海又指挥全场听众齐声高唱《保卫黄河》。这时,台上台下歌声连成一片,波澜壮阔的歌声,穿透了礼堂狭小的空间,响彻了神州大地,给陷於深重的民族灾难之中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

(1)《黄河船夫曲》吸取民间劳动歌曲尤其是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引子和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战的动人场面;第二部分,表现人们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尾声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表示中国人民的奋斗在难苦顽强地继续……

(2)《黄河颂》 —— 音乐壮阔、热情、深切。第一段唱黄河的雄姿,第二段赞五千年文化,第三段颂民族精神的发扬。

(3)《黄河之水天上来》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和《满江红》的音调材料,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

(4)《黄水谣》是一首歌谣式的三段体歌曲。第一段抒情而深切,中段是悲痛的呻吟,第三段情绪更为凄凉,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5)《河边对口曲》采用乐段反复的结构形式,吸取山西民歌音调,并借用锣鼓伴奏的某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

(6)《黄河怨》运用大小调和变化节拍,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污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

(7)《保卫黄河》成功地运用卡农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

(8)《怒吼吧,黄河》运用主调与复调的混合写法,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徵东方巨人为最後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在运用现代音乐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抗日群众的艺术成就写成的,它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自作品问世至今几十年来,不论是在音乐会、庆祝会和文艺演出中,还是在政府机构、工厂和学校里,《黄河大合唱》一直被歌咏不辍,它的精神力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黄河大合唱》在国外演出也已有五十多年历史,近年来,《黄河大合唱》在欧美、香港和台湾多次演出,越来越受到国际音乐界和听众们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