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6日 20:00
文化中心综合剧院
乐曲介绍
|
|
《龙腾虎跃》 |
李民雄曲 |
全曲热烈欢快,以激昂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鼓点,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
《空城计》
|
姜莹曲 |
本曲是第一届全国新作品徵集获奖作品。《空城计》以三国演义片断为背景,以古琴、琵琶和京剧锣鼓为元素,以传统与现代思维相结合作探索。
|
《楚魂》 |
李滨扬曲 |
乐曲将历史题材与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以传统中国戏曲音乐为素材,意欲在写屈原的同时,刻意表达出一种深沉、飘逸且充满想像力的屈原式的美。
作曲家李滨扬应戴亚委托而创作了这一部单乐章竹笛协奏曲。独奏部分用戴亚改良的八孔曲笛和八孔梆笛演奏。
|
《火红的安代》 |
张翰书曲 |
本曲是第一届全国新作品徵集获奖作品。《火红的安代》以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的创作技法,着力表现我国蒙族人民节庆时的欢乐气氛和热情豪放的性格。
《火红的安代》是组曲《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的第二乐章。作曲家撷取了内蒙古东部的粗犷、奔放、动力感强的《安代舞》音乐作为素材创作而成。蒙古族的原始宗教为萨满教,“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族语,本意即为“因兴奋而矿物的人”。当《安代舞》跳到高潮时,众人边跳边高呼,意将“病魔”赶走(安代旨在治病)。了解到这些,对於欣赏、演奏这首《火红的安代》应是大有裨益的。
|
《龙舞》 |
徐昌俊曲 |
《龙舞》是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民乐合奏作品。作品采用了中国民间音乐常见的多段体结构和音乐材料变奏的手法。在多声部的写作上强调多层次,以及在不同层次间所形成的多调性和多节奏的结合。作品的节拍富於变化,打击乐器色彩丰富,着重描绘了节日里喜庆热闹的气氛。
作品创作于一九九九年,由新加坡华乐团委约,并作世界首演。本次演出为为二○○六年最新的版本,作曲家在若干细节方面作了若干细微的调整,使作品的结构和配器更趋完善。
|
《火—彩衣姑娘》 |
刘文金曲 |
根据二胡套曲《如来梦》第三首改编而成的一首作品。乐曲既寓意了佛教文化的哲理,又融入了印度和西域音乐的色彩,在乐队配器上则更需要突出琵琶、二胡的清晰性与乐队总体性的各自色彩,这样的配器手法要求有很高的技法驾驭能力,而这部作品所具有的音响效果却是色彩缤纷,变幻无穷。将听众带入了光亮、温暖、热情的“火”的世界,去想象“燃烧着的太阳”那种永恒生命之存在。各种乐器之特色,均有其特殊之含义。二胡之抒情,琵琶之活泼,手鼓之舞蹈韵律,乐队之淋漓酣畅,构成了一个万物欣欣向荣的大千世界。
|
《蝶恋》 |
翁思再词 杨乃林曲 |
选自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与音乐诗剧《中国蝴蝶》,由两首主题歌连接而成。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翁思再词
杨乃林编配
选自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唱腔选段。
《乱云飞》(选自现代京剧《杜鹃山》) 彭修文编配
这是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主要唱段。以整套的板腔形式,表现剧中人起伏跌宕的复杂心情,是京剧唱腔推陈出新成功的典范。
改编者以精致的配器,发掘及调动民族乐队的潜质,使之成为一首独具特色的民乐合奏曲。乐队演奏丝丝入扣,令人荡气回肠。
|